新零售行業的微信公眾賬號如何運營?
上次我們談了高客單價客戶的營銷,而對于低客單價而言,舉一個例子,沃爾瑪。商超有一個典型的場景叫折扣彩頁,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所以延用了這么多年。但是彩頁印一份多少錢?0.1元-0.15元。一個商超一年發出這個東西得發出多少張?成本是很高的。
除了成本,而且這種彩頁兩個問題:不能根據用戶特征針對性發放,老太太與小姑娘收到的折扣彩頁都一樣;沒有社交屬性,無法傳播出去,老太太自己領了都不能給自己的廣場舞伙伴們分享下明天打折的信息。
說到成本,那大家知道在中國發什么不用錢,還可以每天都發嗎?微信!沃爾瑪的微信公眾號粉絲數是過千萬的,如果一張彩頁成本按0.1元算,1000萬×0.1元=100萬塊錢,就是說每推送一次可以給公司節省100萬塊錢,是很劃算的。
再說到用戶特征,這里多插一個玩笑,公眾號千萬級粉絲是什么體驗?你會有喜有悲,喜的是太牛了,隨隨便便10W+。但是你知道痛苦在哪兒嗎?你會發現你領導特別在意掉粉,推送一次隨隨便便就掉1萬粉。一個粉絲你投廣告拉上來的話大概是7塊錢,一次推送會損失7萬塊錢,一個月推4次就損失了28萬塊錢。所以開個玩笑說,對于千萬粉絲的賬號而言,最大的需求不是漲粉,而是別掉粉。
其實有經驗的運營者一定知道,服務號過萬的時候,就容易掉粉了,一定要對用戶分組,而且要分得非常細。分組不僅要根據性別,還要根據年齡、區域分。很顯然成都用戶和廣東用戶愛買的東西不一樣。無論是根據LBS技術還是標簽化技術,給用戶打上興趣標簽,就能根據用戶興趣進行推送,沒有營銷自動化技術,這是很難想象的。
還有一點是線上線下結合起來,你要追到用戶最新的需求在哪里。如果是個十堰用戶,你天天給他推北京沃爾瑪的打折信息,是沒有作用的。
現在已經過了一個只靠微信圖文來漲粉的時候了,很多人說微信公共賬號的紅利期已經過了,十堰微信營銷公司華想科技并不認可,但是說微信圖文的紅利期過了我們是非常認可的,大家可以多通過線下的流量導入線上來實現更好的用戶運營,對于很多新零售公司來說,線下具備大量的流量,導入線上并用微信公共賬號來承接,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營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