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共享單車產生已經快有2年的時間了。2016年4月,共享單車被摩拜首次推出之后,立馬成為了投資者和創業者追逐的新風口。
一時間,市場上出現各式各樣的共享單車品牌,并且長時間占據互聯網熱點,好不風光!
洗牌,大批企業敗興而歸
進入2017年以后,市場漸漸對共享單車領域內的盲目投資有了“反應”。
盈利模式的不成熟,加上行業內的劇烈競爭,共享單車經營企業一個接著一個地經營異常,甚至倒閉。
大街上散落著顏色各異的、無人管理的、廢棄的共享單車,占用道路空間,堵塞交通。有的單車已經銹跡斑斑,造成資源大量浪費。
共享單車本意是便捷人們的生活,環節交通壓力,卻想不到成為了城市的累贅!
小藍入駐滴滴,攜手加入戰局
最近,共享單車領域曝出了個大新聞!小藍單車經過苦苦掙扎之后,又“死灰復燃”了!
滴滴要進軍共享單車領域,并與小藍單車達成了相關合作計劃。
小藍單車以入駐的形式,將業務托管給滴滴的平臺,以后滴滴和小藍的用戶可以通過滴滴的平臺使用小藍單車。
但是,小藍單車用戶的押金退還問題依然不能夠很好地解決,但這次小藍入駐滴滴,對小藍用戶還是有補償方案的。
小藍未退還押金及賬戶余額的用戶,可以在滴滴平臺上兌換等值的服務。
雖然,這并不是押金退還問題最理想的解決方式,但被拖欠押金和賬戶余額的小藍用戶,總算是能夠得到一些補償了。
而滴滴把處在生死存亡邊緣上的小藍單車給拉了回來,雙方將攜手在今后的共享單車戰場上戰斗!
押金:企業和用戶都頭疼的問題
“你的押金退了嗎?”在2017年的共享單車領域一直是最熱的話題,不少人都在調侃:押金能不能退是決定騎不騎該品牌自行車的唯一標準!不需要押金就能騎的永安行,被稱作是共享單車界的一股清流。
共享單車企業相繼倒閉,押金退還難,已經成為了事實。在中國消費者協會的投訴榜單上,“共享單車押金退還難”赫然在列!
不少城市也采取過相應措施,對相關企業進行監督和罰款,但并不會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那些已經倒閉、跑路的企業,已經不會理會開的罰單了!罰款的措施也就能罰罰君子,對小人根本毫無作用。
雖然企業向用戶收取押金是為了誠信考量,但“你的押金退了嗎?”的問題卻時刻拷問著共享單車企業的誠信!
接著,用戶對企業的質疑擴展到了“企業是否挪用了用戶的押金”問題上。
據保守估計,全國共享單車注冊用戶超過了1.4億人次,押金總金額不會低于200億元。
當前,僅靠共享單車的單一盈利模式,企業之間還一直在打價格戰、補貼戰、紅包戰,還有免費騎行的活動,究竟有沒有企業賺到錢都得打個問號!
要不,也不會有那么多家共享單車倒下。企業被懷疑挪用押金,完全不是空穴來風。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那些已經倒下的共享單車企業,有沒有挪用用戶押金已經不重要了。
但其后果是,所有的企業都遭到了懷疑,對其他合規經營共享單車的企業有些不太公平,共享單車產業的發展也受到了傷害。
雖然摩拜與ofo一直堅稱:有獨立的賬戶管理用戶押金,不可能出現挪用的情況。但基于產業狀況,還是不斷受到質疑。
看來,不處理好押金的問題,誰也別想好好玩接下來的游戲!
免押金信用騎行是未來趨勢?
顧慮到退押金難的問題,不少用戶希望能免除押金使用共享單車。交通部之前也聯合多部門提倡過共享單車企業免除用戶的押金,建立信用免押金的騎行模式。
目前,摩拜和ofo也在對信用免押金騎行嘗試。
但鑒于目前的征信系統還不是十分完善,想要立即實現免押金騎行的模式是十分不現實的。
今后的一段時間內,會是押金和信用免押金共存的形式,朝著逐漸免押金的趨勢發展。
前段時間一直有聲音討論,摩拜與ofo有無合并的可能。由于經營模式與產品的不同,雙方均表示沒有合并的可能。
目前摩拜與ofo占據著超過95%的共享單車市場,其他共享單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或許不合并是件好事,一旦合并,那就是妥妥的一家獨大,壟斷共享單車行業啊!行業內沒有了企業競爭,對消費者來說可是最不利的消息了。
經過一輪洗牌,共享單車的大格局已經基本確定了。摩拜與ofo是僅存的,能夠在共享單車領域里繼續“燒錢”的企業。
隨著滴滴“復活”小藍單車,強行加入戰局,共享單車的下半場或許會是一場“三國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