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的蘋果、碭山的梨、新鮮的大閘蟹……幾乎所有你想吃的東西如今都能在網上買到。目前,我國“互聯網+農業”正在實現大跨越,發展飛速。隨著“互聯網+農業”提升國家戰略,可以預想,未來30年農村將迎來最大的財富爆發機會。
春耕秋收,鋤揮汗灑,千百年來辛勤的農民不辭勞苦,形成獨特的堅韌品質;晨曦理荒,帶月荷鋤,夕陽余暉總能把大山、地平線和人描繪在一起,化成一份無聲的歡悅。隨著時代的變遷,勤勞的農民們依舊守著自己的沃土辛勤耕耘,但在勞動生產力上卻不斷進步,效率不斷提高。
而今,互聯網浪潮席卷全國,開始流向鄉村小巷,催生一波波巨變。農村網絡逐漸普及,農民開始學會網購,農產品開始在網上銷售,一切都開始觸網,互聯網+農業就這么悄無聲息的快速發展著。 那何為“互聯網+”呢?當你不把農業當成是一個深藏的巨大物質金礦,而是自己成為一個巨大的精神金礦,金子將到處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就是“農民”,這就是“互聯網+”。
大數據看“互聯網+農業”
①網絡:
農村互聯網的普及率從2008年剛過10%快速增長到了2014年底的近30%。
②網民:
2014年底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1.78億,占總網民的27.5%。
③網購:
2014年全國農村電商銷售額已超過1400億,僅在淘寶、天貓平臺上注冊的農村網店數就超過160萬個。
到2016年,中國農村網購市場總量有可能突破4600億元,10年或者20年后,農村網購市場或將超越城市。
據有關機構的測算,中國農業僅化肥、種子、飼料三類農資的市場規模就超過萬億元。
農村、農民、農業,網絡、網民、網購,六者構成了“互聯網+農業”的最核心元素,農村想緊跟互聯網的發展,這幾個要素就得同步發展。不過,可喜的是現在這幾項都在飛速發展,當農村的一切插上互聯網的翅膀,“互聯網+農業”就會拔地騰飛。
一個“互聯網+農業”典型案例
案例地點:四川省仁壽縣
地方特色:傳統農業大縣
四川仁壽,典型的農業大縣。這里有“全國優質果品基地縣”“全國優質生豬調出大縣” “中國枇杷之鄉”等諸多金字招牌。然而,長期的“賣難買難”依舊是農民增收難以邁過的一道坎。
破解之法:2014年初,仁壽縣組建了電子商務協會,設立電商產業發展基金,正式啟動電子商務進農村。
成果展示:仁壽縣已建成一個縣級電商服務中心、15個鄉鎮區域配送中心、60個鄉鎮級電商服務站、400個村級電商服務點。電商交易額年均增長30%以上,物流成本下降20%以上。
“我們的枇杷頭天下樹,北京、上海人第二天就能嘗鮮!”正是枇杷銷售旺季,文宮鎮飛躍村61歲的徐友坤一腔自豪。自從去年電商進村,他有了雙重身份:村果業專業合作社社長、縣電子商務協會副會長。
先如今,仁壽縣讓農民都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走向發財致富之路,電商普及化在仁壽做的越來越好,農民收入也日益提高。
中國已進入農業3.0時代
從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時代開始,工業從1.0走到現在即將步入4.0時代,每一次工業革命帶來的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農業革命就低調的多,不過,農業其實也早已是悄然步入了3.0時代。
1.0時代,是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小農經濟時代,生產過程依靠人力、畜力來完成,以使用手工工具、畜力農具為主;
2.0時代,是機械化生產為主、適度經營的“種植大戶”時代,在農業各部門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種機械代替手工工具進行生產;
3.0時代,是以互聯網和現代科學技術為主要特征的農業時代,微電子和軟件在農業領域廣泛應用,在農資流通、育種育苗、植物栽種管理、土壤及環境管理、農業技術服務等多個方面實施程序化和互聯網的參與。
為什么是農業,這是必然性
從古流傳以食為天,對于人類(尤其中國)來說,解決溫飽問題,是一切的基礎。我國地域廣袤,擁有幾千年的歷史,是一個傳統農業大國,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占有很高的比例,同時更是擴內需調結構的重要領域。
(美國農業化發展進程)
目前中國處于經濟結構改革過程中,各個行業都在進行深度整合,農業作為一個保障,將是一個安穩社會民心的產業。國家對于農業的重視,從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就可以看出。
而從中國的目前發展狀況來看,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和發達國家基本沒什么差別,可以說中國的城鎮化進程發展非常快,而且取得很好的成績。但在農村這塊,卻一直進展緩慢,所以,未來30年,農村肯定是會緊跟發達國家步伐,成為下一個重點發展的點。
(日本農業化進程)
農業作為農村的基礎,未來30年,將迎來高速的互聯網化,廣袤的農村,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可估量。這也是說農業是未來30年最大的金礦的主要原因。
互聯網大佬進軍農業
聯想控股
聯想控股于2010年開始涉足現代農業投資領域,并于2010年7月正式成立農業投資事業部,2012年8月9日佳沃集團正式成立。公司當前聚焦于水果、茶葉等細分領域進行投資,“佳沃”藍莓每公斤定價超過500元。目前,佳沃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藍莓全產業鏈企業和最大的獼猴桃種植企業。
阿里巴巴
阿里推出農村淘寶千縣萬村計劃,未來3到5年,將投資100億元在全國建立1000個縣級電商服務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覆蓋全國三分之一的縣以及六分之一的農村地區。
京東
京東也啟動“鄉村代理人”招募和“京東幫服務店”的落地,探索農村市場雙向流通模式。曾經熱議的“京東送種子下鄉”活動,就是由京東提供農產品優質種子,由農民在農村培育種植,收獲后通過京東平臺銷售。京東現在還開始涉足農資市場,如果這個產業鏈布局能形成,將給農業生產帶來變革,農民只負責生產,其他環節交給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