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別人的無人超市,可能只是蹭個熱點,但馬云的無人超市,絕對將掀起一場革命!
這些年,馬云吹過的牛,又實現了一個。
前兩天,在杭州的街頭,馬云的第一家無人超市正式開業了!
不僅開業,而且現場極為火爆!整個杭州似乎都在為之瘋狂,即使是酷暑難耐,很多市民也跑來領略無人超市的體驗。
入口處都排起了長龍,一大堆市民在排隊等候入場。
進入超市后,你就會發現,這家無人超市真的是“三無”:無售貨員!無收銀員!無保安!
想渾水摸魚?不可能!
工程師們做了一次內測,把多種“渾水摸魚”的場景在店里測試,例如把商品放進書包里、塞進褲兜里;多人擁擠在一個貨柜前搶爆款;戴墨鏡;戴墨鏡+戴帽子……
測試結果顯示,基本都能識別,并自動扣款。也就是說,那些想戴墨鏡或口罩,把商品放進口袋悄悄拿走的人,可以醒醒了。
你在科技面前,只是個人類!
再來看一遍最簡單的步驟:
第一步,掃碼進店!第二步,選購商品!第三步,直接走人!
太霸氣了!!!你拿完了商品,直接就可以出門了!是的,不用排隊,無需掃碼支付,不用結賬,直接走!
系統自動會在大門處識別你的商品,支付寶自動會幫你扣款!
由于沒有人工成本,無人超市的成本支出大約只有傳統超市的四分之一。店主只需每天早上自己補貨即可。
據悉,平均一個人可以一天管理十家這種無人超市!按照一個補貨員5000一個月的工資計算,相當于平均一家店的人工成本只有500元左右。
高成本的便利店、超市未來的生存空間將變得越來越小,甚至無利可圖!這對于傳統超市,傳統零售行業來說,將形成非常非常大的沖擊!
一場“消滅收銀員、消滅導購員、消滅服務員”的革命,浩浩蕩蕩開始了。
二
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喜不喜歡,“無人”興盛、機器狂歡的時代,即將開啟了。
最近,科大訊飛發布了全球首款實時中英互譯神器:“曉譯翻譯機”,這款翻譯機基本做到了“中文進,英文出,瞬間同傳”!這一定意義上,等于宣告了同聲傳譯這個職業的消亡!
曠視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大到公安、機場、安防等重要行業,小到智能門禁、考勤等民用市場,都用得上這項技術,這也無異于宣布:保安、安防、客服等職業,或將逐漸消亡!
前幾天,百度的李彥宏居然乘坐Apollo平臺生產的無人駕駛汽車,飛馳在北京的五環上,在此期間,駕駛員全程沒碰過一次方向盤。有了百度無人駕駛,汽車行業一切的規則將重新書寫,司機這個職業,也早晚雨打風吹去!
一日千里的科技,正在使一切堅固的,變成脆弱的;使一切巋然不動的,變成變動不居的。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你處身的行業,會正如大地坍塌,最終只剩下熔巖中的廖廖孤島。
美國的斯坦福教授卡普蘭曾做了一項統計,美國注冊在案的720個職業中,將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在中國,這個比例可能超過70%。
著名暢銷書《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提,更提出了一個震撼性的觀點:未來世界,隨著擁有高度智能而本身沒有意識的算法接手幾乎一切工作,大部分人類可能是多余的。
人工智能大潮洶涌,這是不以馬云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即使沒有馬云,也有李云、張云去做;即使沒有阿里巴巴,亞馬遜等外國公司也會去做!
鐮刀之下,我們都是韭菜!
三
作為歷史進程中的一份子,人生最重要的任務是“追隨歷史運行的方向”,不要莫名其妙被歷史碾死。
面對人工智能,極度危險的是:時代已經不是那個時代,人還是那個人。
現代教育的起源,是17世紀的德國,其教育是為大機器工業服務的,他們要培養的是整齊劃一的人,主要是為培養勞工服務。然而,智能時代,可以確定不需要太多流水線上的工人和中層白領;未來教育應該是探索而不是應試。未來教育最重要的是藝術的感覺、科學的思想。
對此,華為的任正非表達過自己的擔心:未來社會是一個智能社會,資本可能大規模雇傭‘智能機器人’,兩極分化會更嚴重。我們需要培養的,是高級技師、專家、現代農民……
馬云說得更直接:未來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車時代,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不讓孩子去體驗,不讓他們去嘗試琴棋書畫,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后孩子們找不到工作。
如果說,中國經濟的上一波紅利是“人口紅利”,人口紅利是按人頭算的。下一波紅利是“人心紅利”,將每個人內心深處的熱愛和興趣激發出來。
因為,只有那些有溫度的服務,才是機器無法取代的疆域!